夏洛蒂·勃朗特、D.H. 劳伦斯、珀西·比西·雪莱、T.S.艾略特、查尔斯·狄更斯,这五位传奇作家的草稿、信件和原稿要在上海展出了。3月15日至4月15日,由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览在上海图书馆第二展厅举办。
该展览是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项目“大英图书馆在中国:共享知识与文化”的一部分,展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原稿、T.S.艾略特的《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诗歌草稿及讨论猫行为的信件、D.H.劳伦斯讨论小说《虹》及其出版禁令、珀西·比希·雪莱献给拜伦勋爵的十四行诗草稿、查尔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的五页原稿等文学珍宝。
手稿上有很多排字工人沾了油墨的指印,还有几位工人的铅笔签名。《简·爱》创作手稿誊写本,第三册,夏洛蒂·勃朗特作,1847年。大英图书馆藏:Add MS 43476, f 259r
大英带来五位作家的多样手稿,打开一个全新世界
在英方策展人亚历珊德拉·奥特看来,没有什么比看到第一手原创手稿更令人兴奋。无论是夏洛蒂·勃朗特一丝不苟的原稿,或是查尔斯·狄更斯匆忙而凌乱的草稿,他们都展现了作家们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
而一个笔画、一点墨迹、一处签名、一条折痕......一点一滴物理痕迹都让手稿本身更具魅力。“作者如何创作、如何交付印刷?手稿如果被收藏、如何流传?这些本身都是有趣的令人着迷的故事。”亚历珊德拉向澎湃新闻记者感慨,“手稿带领我们超越出版故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也透露,这次展览对于夏洛蒂·勃朗特、D.H. 劳伦斯、珀西·比西·雪莱、T.S.艾略特和查尔斯·狄更斯这五位作家的选择不仅考虑了中国读者的关注度,也体现了上海特色。“我们了解到上海图书馆藏有劳伦斯限量签名版诗集,于是欣然选择劳伦斯作为五位作家之一,这也是希望能让更多上海读者产生共鸣。”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展览是上海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首次深入合作。两馆为该展览准备了一年多时间,相互学习,激扬智慧。“这次展览建立在两馆长期馆藏积累的基础上,更建立在两馆对馆藏资源的研究、整理基础上。这次展览充分展示了两馆作为研究型图书馆的能力和实力。”
大英图书馆首席运营官菲利普·斯彭斯表示大英图书馆的任务之一就是让所有馆藏资源得以传播,惠及世界所有人。他希望参展的人们不仅感到身心愉悦,还备受启发,“上海在历史上是中英关系的重要门户之一。这个新展览将和上海观众分享我们五位伟大作家的手稿,深化大英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并透过人员交流,以及在此类展览的合作进程中分享知识,经验和专业。”
在手稿研究方面,亚历珊德拉表示大英图书馆鼓励手稿研究,而且研究不局限于图书馆内部,还将藏品数字化公开,以此展开科研。中方策展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表示手稿理论研究在中国还是非常薄弱,“我们希望得到英国对于手稿理论研究的经验,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研究水平大有益处。”
我国最早的英国小说译作《谈瀛小录》
中方藏品同时呈现,共展中英文化交流风貌
我国最早的小说译作《谈瀛小录》(翻译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发表于1872年5月《申报》;中国近代首部长篇翻译小说《昕夕闲谈》发表于1873年1月《申报》馆文学期刊《瀛寰琐记》。这些“第一部”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也藏于上海图书馆。
中国近代首部长篇翻译小说《昕夕闲谈》
1937年7月,萧伯纳在给上海戏剧家黄佐临的题词手稿原件中曾热情地说:“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
为了揭示中英文化交流风貌,“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详细梳理了《简·爱》等文学作品在中国、在上海的译介过程,包括最早期出版的版本、不同名家译本。
同时,展览展出了我国著名翻译家屠岸在沪翻译中国首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所用的原版书、狄更斯的私人藏书《中国第二次战役纪行》(附藏书票)、劳伦斯限量签名版诗集《三色紫罗兰》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初版限量签名版、《张元济日记》手稿中关于我国著名翻译家林纾的英国小说译作出版的相关记载等。
也是在这次展览合作中,亚历珊德拉发现原来英国文学在中国有这么多翻译及评论作品。“这点让我备受启发。”
屠岸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所用的原版书
我国著名翻译家林纾用文言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涉及小说作者达98个作家,以英国作家居首。1916年《张元济日记》及夹笺上记载的林纾涉及英国作家的译作有巴克雷《玫瑰花》、威利孙《情窝》、倩伯司《诗人解颐语》、哈葛德《天女离魂记》等。
黄显功借用雪莱的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形容展览筹备。“从中方来讲,我们的展览策划以五位作家为中心,展览也围绕这五位作家在中国的作品传播,呈现国人接纳世界文学的过程。”
他表示,一个民族的强大来自自身文化建设,也源于吸收外来文化。“文学是精神审美的重要内容,文学翻译的历程反映了国人吸收西方文学的过程。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这次展览中得以更深刻的展现。”
陈超说,文学作品的译介是跨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通过展览,大家不仅可以看到原作者,也可以看到中国译介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双向的跨文化交流才能源远流长。”
黄显功对于大英图书馆在版权方面的严谨感到钦佩。“最后这五个作家的签名手迹我们也要到了。”展览期间,上图还将举办“英国文学作品翻译比赛”“英国文学作品朗诵”“英国文学专题讲座”“英国文学作品阅读专架”,上海文化名人“‘我与英国文学’寄语手迹征集”等一系列活动。黄显功透露翻译及朗诵比赛的奖状上将印有这五个作家的签名手迹。
同时,大英图书馆也将邀请读者前往“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览欣赏文学巨匠的珍贵手稿,并参与大英图书馆即将举办的线上活动“穿越时空,回到英国文学的故乡”,探索更多英国文学的故事。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