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要上“量”更要提“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作者:

2018-03-15

  传统文化传播要形成集约优势

  阎晓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

  文化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要有好的作品,二是要用现代有效的手段进行传播。这两年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既有纸质的,也有优秀的影视作品,还有互联网产品,扭转了文化产品引进多原创少的局面。文化强国的标志不仅在于数量更在于质量,因此创作传播作品是今后面临的非常重要、光荣的任务。要控制作品的数量,提高作品的质量,在推动文化传播方面要尊重规律,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传统传播方式和数字化传播方式是不相同的,要按照互联网传播的规律,集约优秀作品,把传统环境下的优秀作品尽可能数字化,把优秀作品集中起来,并进行分类,形成整体的资源优势,然后选择好的平台进行传播。优质版权资源的集约有利于内容商在与运营商进行合作时形成对等的谈判能力。此外,对于国家资助出版的图书、影视、戏剧、音乐等作品,应尽可能地组织起来,以公益形式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使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益。

  中华文化的积淀是网文创作的蓝海

  蒋胜男(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传统文化并无定式,互联网发展使传播传统文化的门槛降低了,受众面更广了,也赋予了创作者更多机会。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本身就是网文创作的一片蓝海,作者通过作品向大众普及历朝历代的文采风流,比如在作品里普及诗经楚辞宋词、历史人物、各朝代典章制度等。

  很多中小学生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有阅读障碍,但通过读《芈月传》体会那个时代的文学语境,之后再看课本上的文言文,读《诗经》《楚辞》《战国策》也不觉得有阅读障碍。《芈月传》还带动了先秦文化知识普及类书籍的热销,从每年几十种增加到几百种。西安文化公园建起了芈月像,湖北省三个地方争抢“芈月故里”称号、举办楚国文化节,湖北龙湾章华台遗址游客量从每年数百人增长到每日数百、上千人,甘肃也推出“义渠国文化”寻根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对复兴历史传统文化起到的正向普及和推进作用。

  当下,越来越多的优秀网文作品改编成舞台剧、话剧或其他艺术形式,以更加传统的艺术载体形式呈现出来。网络时代削平了文化传播门槛,提供了更加共享共存的平台。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上来说,用网络写作与用毛笔写作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对作者来说弘扬传统文化只是换了一个平台,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更加普及和廉价的载体,使传统文化惠及全民。

  让印刷文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孙宝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

  我国的印刷术历经千年变革,它的发明、发展和应用无不在彰显着中华民族为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以及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印刷博物馆是传承传播印刷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一种场景式引导教育媒介。在我看来,印刷不仅限于技术,更蕴含着丰富的印刷文化,其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中国印刷博物馆正以全新的方式传承传播璀璨的印刷出版文化。一是让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印刷文化,如亲手刷版、制作线装书、做古扇等手工劳动,在体验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将全息影像、裸眼3D、VR等新技术以及机器人导览应用到博物馆展览展示中,大力推动数字博物馆建设。

  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应该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接天线”就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把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要求落实到展览策划中。“下接地气”就是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观众喜欢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我们通过常设展对印刷技术、工艺以及载体的变革史进行展陈,以满足专业人员和爱好者的需求;又通过专题临时展紧贴形势要求,以满足社会普通观众的需求。比如,正在举办的“家国天下——家风家训家规展”,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注重家庭建设的要求,让观众通过看展板、刷雕版、识文物、听故事,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深刻理解家的内涵,感受身边最美家庭的温暖。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在朝着建设一座“零距离、有文化、有温度”的精美博物馆而努力。

  原创要回归中国传统文脉

  韩敬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就文学创作来说,传统文化给当代中国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灵感和想象空间。相对说来,我们现在的作家似乎更多地是从外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中获得滋养,对自己的民族优秀文化汲取不够,非常可惜。

  古人诗说:日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寻寻觅觅之后,最后会发现宝物就在自己家中。我很高兴地看到现在有许多作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回归中国传统文脉。如近几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作家付秀莹的《陌上》、马笑泉的《迷城》、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包括海外作家陈河的《甲骨时光》都是很好的例子。当然,任何时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使用都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能全盘吸收,要防止那些传统文化中的陈腐糟粕借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提倡沉渣泛起,借尸还魂。

  大力开展“优秀中国连环画进校园活动”

  林 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2014年~2016年,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连续3年开展优秀少儿影片及连环画进校园工作,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出版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北京小学生连环画》3批、共计654册,内容涵盖红色经典、传统文化、优秀人物、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等题材,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转化为形象化的、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北京市3年的实践表明,连环画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选择,扩展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连环画进校园,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有了生动具体的形式。今年年初,《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一书上市后,在不到20天里销售2000册。

  目前,中国连环画在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逐渐得到重新认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连环画进校园活动很有必要。为此建议:一是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中国连环画进校园活动”。由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连环画进校园全国层面的统一政策,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充分发挥中国连环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大力宣传中国连环画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连环画为阅读介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开展好各种连环画阅读活动,做好典型示范。在活动推进中可参照北京市开展连环画进校园的经验,深入挖掘各地区和学校开展连环画阅读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提高连环画阅读整体水平。

  呼吁尽快制定诗词新韵国家标准

  于殿利(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2017年初,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发后,对于出版业如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作用,已经提出了很多具体、明确的要求。例如: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出版物的扶持;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加强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扶持汉学家和海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等。按照这些关键点,出版业有很多着力点,能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大有作为。

  作为出版者,我认为传统文化成为热门话题,可能会带来相关出版物的“量”的上升,同时还要关注“质”的提升。这也是新时代对我们出版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对传统文化资源借鉴之前,首先面临价值甄别及其重构问题。传统文化就像蕴藏在地底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不经过人工的开采、加工,永远都不可能兑现它的内在能量,转化成推进文明进步的动力。特定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它的现代价值。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要坚持一个基本思想,即服务大局、服务国家战略。

  我建议尽快制定颁布诗词新韵国家标准。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韵律是我国诗词文化的核心构成,而押韵则是我国诗歌最重要的条件。但由于语言的历史变化,古代韵书现在大都失去了当年法定工具书的作用,现代诗词创作却一直没有一个以当代语音系统为基础的权威韵书可供查询。另一方面,喜欢诗词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在创作时有人沿用古韵,有人按照新韵,没有统一标准,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诗词创作的发展。要繁荣发展当代诗词文化,就需要制定颁布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的,立足现代、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新韵书,作为国家标准,为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创作用韵提供依据。

  重塑国民信仰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吴志明(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

  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出版,出版单位的顶层设计意识越发强烈,精品意识和制度保障不断强化。重塑国民信仰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

  一要强化教育。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使人们从初步的认识到深入的理解,再到确定的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塑国民信仰的关键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要营造氛围。要重点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的力量,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三要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的信念,是重塑国民信仰体系的最佳切入点。当前,重点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诚信友善、人格修养等教育,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让典籍文化渗透日常生活

  陈红彦(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

  古籍保护主要解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数字化和纸质出版都是很好的方式,但目前数字化主要是影像方式,更多的是学者作为一手材料使用,离真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今年元旦,国家图书馆举办了请读者近距离看《四库全书》并抄写名篇名句活动,春节期间举办了“看《永乐大典》迎戊戌新年”的展览和抄写《永乐大典》中的名篇及字句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家庭,祖孙三代一起参与的不少,将典籍文化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方式,在文化建设中更能起到传承作用。作为文化工作者还要让古籍融入到生活中,延续古籍的精神和血脉,这是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保护。

  古籍的数字化转化要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当下最好的方式是多个机构分工合作,共同推进,还需要有更多资金注入。同时,很多出版机构纷纷加入到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如中华书局开发了“经典古籍库”等,这些机构共同推进利于推进古籍的保护和利用。

  “三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郭媛媛(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场景化、生活化和当代化上下功夫。

  场景化,即让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于当代社会随处可见的环境中、行为处。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是文化的寻根,也是对家的寻找。建议突出中华元素在各空间环境和社会场合中的运用,如以政策、资金等支持鼓励在公共空间、社区建设中更多采用中国风,空间、布局、设置上更多体现中国特色等。

  生活化,即让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当下国民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比如,鼓励引导企业,按照普通大众需要生产对路产品,特别是在产品形式、包装、设计等方面,要更多融入中国文化的品位、风格及特点;在国民消费含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形式的中国品牌产品时,给予部分消费补贴;加强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产品购物节的关联、捆绑等。

  当代化,即让传统文化实现当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技术、文化产业兴盛提供的平台、可能,以及当下国民的文化兴趣、口味,丰富中华文化的面貌、内涵,拓展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生长与强大。建议给予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生产企业更多专项支持;设立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企业奖或产品奖等。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