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在央视首播的“爆款”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登陆大银幕了!8日,同名纪录电影亮相故宫博物院,发布6张“国之匠心”海报,并宣布定档12月16日上映。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很多地方与故宫的气质相投,“年轻人在关注这部纪录片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进了故宫博物院,故宫仿佛也年轻起来了。”同时表示希望萧寒导演能继续拍摄关于故宫的纪录片。
单霁翔谈“故宫”哽咽
《我在故宫修文物》剧集版今年1月在央视播出。其真实记录了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展现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展示了故宫文物的原始面貌和文物修复的高超技术,记录“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剧集版播出后,在B站获得极高的人气,点击量近200万,超过6万条弹幕,豆瓣评分高达9.4分,超过同为爆款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和热播剧《琅琊榜》,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
单霁翔表示,《我在故宫修文物》剧集版之所以能成功,在于故宫博物院所蕴藏的“工匠精神”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并引发了共鸣与思考。
他举例说,曾经一位故宫的文物修复师,每天刷一两道漆,花费七个月时间修复一件漆器。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某种娴熟的技能,这个技能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熟能生巧”,蕴藏在技能背后的,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种“工匠精神”其实是故宫精神的一部分,是一代代“故宫人”积累和传承下来的,讲到故宫往事时,单院长一度哽咽。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导演萧寒
电影版消去旁白音
萧寒导演表示,拍摄电影版,一方面是为了回应粉丝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能让纪录片作为一个真正的电影类型走进中国的电影市场,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也让大家能够再度关注渐渐被忽视的工匠精神。
导演还在现场提及,电影在表达手法上与剧集版的不同是,电影中消去了旁白音,用镜头语言表达修复师们的故事。电影版在12月16日上映,与张艺谋的《长城》同档,但主创并不认为这是值得担心的事。
“该属于我们的就应该会来的,该有的认同的观众也会来的。我不会因票房特别好,或者特别差就不拍纪录片了,我会坚持做喜欢做的事。”萧寒说,“一生择一事让我懂得了践行的意义,在未来执导的作品中将会吸收更多年轻元素,在纪录片导演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一旁的单霁翔调侃,正好可以一心为故宫拍纪录片。
据了解,电影由杭州潜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及故宫博物院出品,猫眼、B站、微鲸、广州弘图光合联合出品,作家绿妖参与撰稿、摄影师严明参与摄影、著名音乐人姚谦、歌手陈粒、音乐家黄裕翔参与电影音乐制作。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