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中国电影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来源:环球网

作者: 曲翔宇 刘 慧

2019-03-07

首届沙姆沙伊赫亚洲国际电影节3月2日至8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这是埃及第一次举办亚洲主题的电影节,共有来自26个亚洲国家的58部影片参展。中国是本届电影节的主宾国,著名导演谢飞担任评委会主席。访埃期间,谢飞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就中国电影国际化等问题侃侃而谈。

  “电影是外国人发明的东西,我们学过来也就100多年。”谢飞表示,中国电影人及影迷应该认识到与西方存在的差距,立足于“让中国人愿意进电影院看电影,愿意看自己国家的电影”。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看电影的人数曾达到每年200亿人次,此后持续下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大崩盘”,1999年降到4000万人次。谢飞认为,虚心学习、脚踏实地,是当下中国电影人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本届电影节上,谢飞携20年前的旧作、反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人真实生活的《益西卓玛》前来,这部仅花费4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影片在放映后获得不少埃及观众的共鸣。“票房不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在谢飞看来,票房主要是用来衡量商业片,文艺片则不适用于这个标准。以《霸王别姬》为例,该片获得过多个国际大奖,在国外的电影圈非常受欢迎,但并没有创造多少票房,因为该片是一部文艺片。谢飞表示,中国电影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大量引入好莱坞大片后,似乎进入商业片当道的时代,年轻电影人大都以卖座的商业大片作为职业理想,日常教学也有所偏重。他回忆道,他们那一代的电影人在成长过程中,或许因为很多好莱坞大片进不来,看了几乎世界各地的好电影,这对拓宽视野有非常大的帮助。

  “2012年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及中国导演在国际各大电影节接连获奖,说中国电影没走出去是不对的。”谢飞认为,中国电影正处于由“走出去”转入“走进去”的阶段,不用一味地追求在海外拿多少票房,更应看重综合影响力的提升,商业片的成功牵涉方方面面,好莱坞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依托的是美国长期形成的文化霸权。比如,《卧虎藏龙》在海外大卖6000万美元,已是表现非常好的了,而最近国内很火的《流浪地球》在北美市场只卖了100多万美元,《战狼》系列则更为惨淡。所以,未来的国产电影应更强调“走进去”,这也将带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力。▲


责任编辑:徐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