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互相选择:需要共鸣
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中国援助意大利抗疫物资用语 源自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
文化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学艺术,还包含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等。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一起,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等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可能以偏概全。
存在共鸣很重要。也许他们对中国文化并不是特别了解,也没有认真研究,可是有一种共鸣,产生一种灵感,比如通过伏尔泰、庞德等人,他们不是汉学家,甚至不懂得汉语,可是借助一些知识触发了灵感,进而将中国文化引入自身的主流文化。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灵感的共鸣不是一般汉学研究所能代替。人几乎不可能脱离自身的处境和文化框架,他们对“异文化”的研究和吸取也就往往决定于其自身的处境和条件。
18世纪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共鸣者的典型。他穷尽一生精力孜孜追求的理想,就是将法国变成一个能够具有宗教宽容精神的国度,而在他看来,中国就是这样的理想国的最优秀的范例。这是我们理解伏尔泰为什么推崇中国文化的关键。伏尔泰关于中国的知识,多半是作为他说明自己的思想时引述的例证出现的。
在伏尔泰眼中,中国的确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国度,无论是从政治制度、法律、对于宗教的态度,还是从道德或者日常的待人接物态度上都是如此。他认为中国这个巨大古国存在的理由,就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最好的道德和法律。西方一些早期的宗教领袖或者活跃人物在后来的宗教中被当作先知,从而垄断了神意,是一种最要不得的做法。
而孔子之所以应该受到尊敬,就因为他不这样做,他的教导中,没有如西方宗教中的先知或者使徒那样一种通过垄断神意而将自身变成神的企图,而只是将自己当作一个人,而且,在他的教导之下,中国人后来也的确这样做了。
其实,伏尔泰的这些看法虽然不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但对于当时的西方文明有共鸣的反思作用,反过来对我们今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有所助益。找到共鸣,这就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出发点。
文明传播课题:如何建构文明话语体系
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
——中国企业援助印度抗疫物资用语 源自唐高僧玄奘《题尼莲河七言》
以上讲了一批个体学者形成文明思想的样板和案例,下面说说群体学者共同构建文明话语体系的故事,因为思想的实践表现就是话语形态,这就是文明杂志和文明传播课题组的工作。
《文明》是2001年12月在北京正式创刊,以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世界文化为己任,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展示世界文明多样性为目标,用中国人的视角关注精彩人文世界。
我发现,创刊19年来,《文明》已逐渐成为好看、时尚、高雅和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奥委会和中美人文交流等国际重要平台获得认可的媒体机构,是向国际传播展示中国文化最前沿的国际文化平台。
创刊以来,季羡林、何振梁、任继愈、杨振宁、汤一介、费孝通、冯骥才、李学勤、吴良镛、罗哲文、乐黛云、吴国盛、舒乙、徐苹芳、裘锡圭、王蒙、梁从诫、尚长荣、毕淑敏等大批学者和院士在《文明》上发表了有关文明思想的言论文章,还有一批外国政要和学者的文章。
2006年,《文明》在文明工程课题组的基础上,继续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成立了文明传播课题组,以承担国家课题的形式开始了关于文明思想与实践方法论的系统梳理。
2018年1月,《文明》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019年10月以来,《文明》以“壮丽七十年,回首世界文明,奋斗新时代,认知中华文明”为总主题,系统总结了文明国家的话语体系,出版了上篇《中国之中国》,中篇《亚洲之中国》,下篇《世界之中国》。
其后,2020年1月,文明传播课题组又发表了长篇研究报告《美食:人类文明的跃迁》,再次梳理了文明共同体的共同思想和话语。
结语:要对得起5000年文明史
在当代数智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的本质与底蕴是5000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史,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和大型文明体的当代发展,其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因此,我非常欣赏文明传播课题组的认识:
如果文明是“巨人”,文明的本性就更是超越,就是开放与包容、学习与借鉴、纠错与创新的升华过程,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揭露和解决前置价值的矛盾性,就是一个不断适应从宇宙到地球生态条件的自然逻辑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开辟新型文明范式或形态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人类走不到今天,更没有未来。
过去,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现在我们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我们不需要炫耀,不需要灌输,不要打压,更不要战争,只需要以实际行为贡献新文明思想及其话语体系,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