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9月8日8时,由世界汉学中心与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欧洲汉学与文明对话”区域论坛成功召开。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王建丽博士主持并致开幕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4名学者与会发言,共计百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聚一堂。
本次会议设主旨发言与圆桌论坛环节。圆桌论坛下设“和而不同”与文化多样性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中欧两大文明交流历史研究、欧洲汉学史研究、当代欧洲汉学研究发展与对策、中国典籍翻译与汉学研究五个主题。
主旨发言
论坛伊始,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张西平;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丽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汉学家梅谦立(Thierry Meynard);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韩国汉学家全洪奭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德国汉学家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分别作主旨发言。
张西平以《卜弥格与欧洲早期汉学的兴起》为题作了发言。他指出:波兰汉学家卜弥格(Michel Boym)的汉学成果经德国学者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中国图说》的收录对推进欧洲的中国知识认知起到极大作用;其中医学著作对专业汉学创立者法国汉学家雷慕沙(Jean Pierre Rémusat)有深远影响。卜弥格不但是中国植物知识西传与开启西人中医研究的第一人,而且是链接欧洲传教士汉学与专业汉学的重要学者,其研究有力的推动了中欧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
《国际汉学》主编 张西平
郭丽娜在以《中法对话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趋势》为题的发言中指出:自法国传教士来华促成早期中欧文化对话,到十九世纪后中法交流不断加深,推动全球化进程,再到改革开放后中法建立广泛学术合作从而开启新一轮有意义的对话,三百余年的中法对话从单一走向多面、从一方被动走向双方主动互动。未来的中法、中欧对话更需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更主动地“走出去”,以包容的心态“迎进来”,围绕人类未来发展的主题加强对话,维护与促进多元文明共同发展。
中山大学中文系 郭丽娜
梅谦立在以《龙华民与宋明理学》为题的发言中指出:明末意大利来华传教士龙华民(Niccolo Longobardi)作为“保守主义”的代表,一方面认为前期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等人对“真儒古教”和“俗儒理学”的切分不符合中国儒家道统,另一方面又以宋儒视角理解整个儒家传统并使用亚里士多德哲学理论分析《理性大全》所载观点,得出宋儒思想是一种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结论,故对古今(宋)儒学均持排斥态度;在哲学格义与文化通约的过程中,“削足仍不适履”或是必经之路,而随着中欧双方文化同理心与文化共情力的提升,彼此的文化也将在深度的双向认同中获益。
中⼭⼤学哲学系教授 德国汉学家
梅谦⽴(Thierry Meynard)
全洪奭以《明末清初西欧知识分子的东亚形象和知识结构》为题的发言中指出:明末清初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奉行的“适应主义天学”是对萨义德(E W. Said)东方主义理论的一种活化,早期传教士如利玛窦等人对儒学的“古今二分”及容古斥今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被萨义德理论所忽视的“儒教东方”领域并恢复了“正面的东方形象”,后继传教士如法国的白晋(Joachim Bouvet)等人实践的“索隐主义天学”则侧重性的发展了容忍先儒的面向,扩展至“古今肯定”的立场;传教士汉学家为西欧东亚形象的正面构建与中欧文化的相互肯认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
韩国汉学家 全洪奭
“和而不同”与文化多样性
本场圆桌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莉馨教授担任主持与评议。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胡翠娥;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家欣;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俄语教学》副主编张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任增强;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及西南大学公派汉语教师高笙航分别做学术报告。
学者们从文化的他者性与在地化、文学原型与文化指向、生态文明与全球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张冰探讨了苏俄时期文论家与汉学家对作为“他者”的中国问题之独特阐述;胡翠娥分析了意大利传教士汉学家龙华民(Niccolo Longobardi)的理学格义;郑家欣评述了德国汉学家凯泽林(Herman Keyserling)的中国文化空间书写;任增强分析了具备相同叙事原型的中英故事因文明异质性而呈现的不同的文化指向;高笙航从西方哲学变动的价值观切入探讨了多样性的中华文化俄罗斯在地化的可能路径;贾卫列探讨了兴起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接纳文化多样性、基于人类共同的认知与情感主动寻求异质文化对话,从而激发多样文化实现其全球性的文化价值,是对“和而不同”这一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与实践。
中欧两大文明交流历史研究
本场圆桌论坛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胡翠娥担任主持与评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莉馨、故宫博物院科研处李晨哲、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戴超群、上海外国语大学万聿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聂士聪分别做学术报告。
学者们从文学传译、哲学融通、宗教本土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万聿考察了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生成与研究现状;杨莉馨探讨了中国古典美学概念的英译及其在西方现代形式美学建构中的作用形式;聂士聪分析了《红楼梦》中西洋器物的书写与跨文化传译;戴超群基于清时中欧文化互动的背景阐释了康熙对“天人合一”观的理性认知;李晨哲探讨了18世纪末法国在中国的本土化传教及教区女性的作用。对中欧文学、哲学、宗教性元素传播互渗的研究是中欧两大文明交流史的显性书写,通过研究中欧文明交流史拓展彼此文化对话空间,进一步发现、挖掘、提升本土文化的跨文化阐释力,是促进未来中欧文明深入广泛交流的重要方式。
欧洲汉学史研究
本场圆桌论坛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丽娜担任主持与评议。北京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教师阿日娜;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张红扬;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邓海丽;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意大利语教师万云路;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戎恒颖;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东方学系高级讲师、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金晓蕾;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康斯坦丁(Константин Барабошкин)及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师许雁分别做学术报告。
学者们从区域汉学史、汉学家思想研究、汉学文献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金晓蕾、康斯坦丁分别梳理了塞尔维亚和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汉学史并作展望;阿日娜围绕《考狄西文书目》中瑞典文献探讨了瑞典汉学早期的发生与发展;戎恒颖在文史对话视域下评述了当代法国宋学研究;万云路、许雁分别考察了意大利汉学奠基人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对汉语的贡献与当代俄罗斯汉学家贝列罗莫夫(Л .С.Переломов)的儒学观;邓海丽分析了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文化研究奠基人威廉斯(R H. Williams)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党性”观念的多向度发挥;张红扬探讨了抗战文学海外传播代表作《中国抗战小说集》先行研究中的遗留问题。汉学与汉学研究皆是“内外兼修”之学,对欧洲汉学史进行多角度探查是汉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内容,欧洲汉学史研究对于促进欧洲汉学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代欧洲汉学研究发展与对策
本场圆桌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陈恩维担任主持与评议。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教授、孔子学院院长竺易安(Elisa Giunipero);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研究员唐均;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东亚研究系中文讲师玛丽亚·伊斯特万诺娃(Maria Istvanova);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宋春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蒋向艳;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文学院东亚研究系教师罗慧玲及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王祎杉分别做学术报告。
学者们从汉学的现状与未来、汉学模式拓展、汉语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竺易安、罗慧玲分别探讨了晚清时期意大利耶稣会士在上海的“学术传教”、文化研究活动与西班牙汉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唐均梳理了多语种红学及其研究的发生、发展并作展望;宋春香基于对罗马尼亚三代汉学家文学译者类型的分析提出了青年汉学家培养与汉语文学外译的新路径;蒋向艳、王祎杉分别考察了法国汉学家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间接书写”传统与俄罗斯汉学家卢基扬诺夫(A I. Lukyanov)关于《唐虞之道》的政治学思考;玛丽亚·伊斯特万诺娃分析了斯洛伐克汉语学习者语言产出中的错误变异。欧洲汉学历史悠久,汉学范式几经转变,随着全球文化流动性的加强与汉学研究对汉学发展作用的凸显,当代欧洲汉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多进路的汉学发展策略研究是克服欧洲汉学发展瓶颈、拓展欧洲汉学原有范式、促成其模式超越的有效渠道。
中国典籍翻译与汉学研究
本场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俄语教学》副主编张冰担任主持与评议。保加利亚汉学家、翰林出版社社长玄明(Anna Pecheva);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陈恩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副院长杜卫华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段天泽分别做学术报告。
学者们从翻译在汉学中的作用、翻译思想与理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杜卫华分析了翻译在德语汉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式;段天泽阐述了德国汉学家文树德(Paul Unschuld)的中医典籍翻译思想;陈恩维围绕英国汉学家汤姆斯(Peter Thoms)的中国小说翻译探讨了其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关系;玄明通过分析中外文本互译中常见问题探讨了翻译的正确性与意境的传达。翻译是汉学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深入研究中国典籍在欧洲的翻译方式与特点、探索更完善的翻译理论,对于进一步加深中欧之间的文化理解与融通、坚实汉学发展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闭幕·总结
论坛的最后由张西平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欧洲汉学与中国文明对话”区域论坛是中欧文化交流机制的积极探索,是双方扩大对话主体、促进文化扩容增质的助推力。论坛汇聚多名中外学者,聚焦学术前沿,完成了一场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对话,让更多人通过欧洲汉学及其研究触摸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多元文明走向美美与共提供了学术新力量。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
《国际汉学》主编 张西平
中国和欧洲都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人民与欧洲人民密切的文化交流书写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史。厘清欧洲汉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探讨欧洲汉学的未来发展,对促进中国与欧洲文化深入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论坛后,北京语言大学将启动 “世界青年创新与发展论坛”,旨在推进构建全球汉学融通互鉴的话语体系和美美与共的跨文明交流机制,为中西文明比较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等议题提供广阔的讨论空间和研究视野。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