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与尼泊尔中尼友好论坛主办,世界汉学中心牵头设立的南亚地区首个国别汉学家理事会——尼泊尔汉学家理事会正式成立。中国驻尼泊尔政治参赞王欣,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牛喜平,原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副局长孙建华,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博卡拉大学校长Prem Narayan Aryal,阿拉尼科协会会长Sarbottam Shrestha以及尼泊尔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及双方相关工作人员出席成立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中尼友好论坛主席高亮(Kalyan Raj Sharma)主持成立仪式。 中尼友好论坛主席、尼泊尔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高亮(Kalyan Raj Sharma)致欢迎辞,他表示,尼中山水相连,世代友好,近年来文化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中尼友好论坛和世界汉学中心联系密切、合作紧密。此次理事会成立是尼中两国交流的大事,对推动尼泊尔人民全面认识、了解和理解真实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人民了解认识尼泊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本次理事会成立为契机,为加强尼中文化交流互鉴、弘扬尼中世代友好和人文共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阿拉尼科协会会长Sarbottam Shrestha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借助于尼中友好关系,近年来,双方在翻译、出版、影视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展。双方文化交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但尼泊尔汉学发展稍显不足,希望理事会作为学术共同体平台,能够积极促进尼泊尔汉学界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优秀人才,建构汉学学术共同体。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政治参赞王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尼泊尔是唇齿相依的亲密友好邻邦,是大小国家和平共处、互利合作的典范。尼泊尔汉学传统悠久,汉学家群体为中尼友好做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两国人文合作更是不断拓展。希望双方以此次理事会成立为抓手,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契机,为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中尼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贡献新的力量。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在致辞中表示,中尼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文化相近,地域相连。北京语言大学与尼泊尔汉学界交流密切,合作成果众多。目前双方的交流合作大有可为,希望双方务实笃行,推动以汉学为基础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提升汉学在尼泊尔学术界能见度,以此撬动环喜马拉雅区域汉学发展,助力中国和尼泊尔人文共兴驶上快车道,取得文明互鉴的丰硕成果。徐宝锋院长对理事会未来工作的四个方面做了初步构想,启动双方经典著作互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尼泊尔汉学家图文影像数据库;在博卡拉大学等尼方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汉学讲席,引入中国文化课程;以理事会为平台基础召开喜马拉雅汉学论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各领域蓬勃发展,春风化雨,滋养着“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两国关系发展新前景。 博卡拉大学校长Prem Narayan Aryal宣布尼泊尔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并宣读成员名单。他表示,中尼两国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侧,这种地理亲近性就为两国之间密切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博卡拉大学也将积极推动双方在语言学、翻译、宗教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展开密切合作,促进两国人民互相理解。博卡拉大学在汉学等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在尼泊尔汉学界占有一席之地。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尼泊尔汉学研究力量,以学术共同体形式更好推动汉学在尼泊尔研究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于2022年7月20日在北京成立,并于8月8日在青岛成立了理事会的执行机构——世界汉学中心。目前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汇聚了61国、160位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与翻译家,人员涵盖了“一带一路”阿语、西语、俄语、法语、波斯语等十大语言文化区域。尼泊尔汉学家理事会是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在南亚地区成立的首家国别汉学家理事会,双方将积极探索汉学与中国学教育领域合作模式创新,推动教育合作、学术科研、高层次国际汉学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中尼文化交流,促进和加深中尼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情感,推动中尼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时代!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