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以“‘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青岛开幕。本次大会设1个学术主会场、15个学术分会场,共安排主旨报告、邀请报告等200余个。21日下午,大会分论坛正式开启。于22日上午召开的分论坛(六)围绕着“比较文学视阈与海外著名汉学家研究之一” 展开,线上线下共计有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50余人与会。南开大学副教授杨琳,南京大学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叶君洋担任会议主持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亚斌、山西大学副教授冀爱莲分别评议。论坛学术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反响。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叶君洋(南京大学)
题目:《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整体主义哲学翻译——兼论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
南京大学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叶君洋以《17世纪西班牙来华汉学家石铎琭〈本草补〉叙事模式及其影响研究》为题做主旨演讲。叶老师重点考察了西班牙方济各会士石铎琭[Pedro de la Piñuela](1650-1704)的药物学著作《本草补》。通过对《本草补》及其作者石铎琭的介绍与分析,从中西两种医学思想体系的角度,评估《本草补》的叙事模式及其对中国传统医学和方济各会在华传教事业的影响。
发言人:冀爱莲(山西大学)
题目:《大众化的美学诉求:阿瑟·韦利的汉学研究之路》
山西大学冀爱莲副教授以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汉学著述为研究基础,通过整合相关材料,展示其汉学成果所体现的大众化倾向,梳理其汉学成果在何种程度上迎合了英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为当下的中英文化交流提供借鉴。冀老师指出,汉学家是海外汉学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钩沉海外汉学发展史,梳理中外文学关系不可或缺的基础。汉学家的个案研究不仅可以从学术史的维度考察他们在所在国汉学史的地位及影响,其研究中国文化的方式与路径亦可为当下的文化交流提供有效借鉴。
发言人:李东芳(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安妮韦查德的老舍研究——〈老舍在伦敦〉》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李东芳老师探讨安妮韦查德的老舍研究。李老师认为安妮韦查德通过研究青年老舍在伦敦的生活及其小说《二马》,探讨了现代主义视角下东西方思想与艺术的相互作用。李老师指出,安妮韦查德的研究,补充了老舍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角度以及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及其文学艺术场域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理解老舍如何在现代主义思潮下,完成了现代性个体身份的重新建构,并且如何在小说创作中表达了这种冲突感带来的焦虑,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
发言人:李澜雪(南开大学)
题目:《光从欧洲来——法国汉学界评巴金的著与译》
南开大学的李澜雪老师以《光从欧洲来——法国汉学界评巴金的著与译》为题进行分享报告。李老师以法国汉学家对巴金的著作与译作为研究核心,指出法国汉学家借助著译互证的研究视角和精神世界的溯源探讨,跳出固化的经典定位,在世界文学关系中重新发掘巴金的文学与思想价值。以安必诺、谢和耐、冈第尼为代表的当代汉学家,善用文本分析的比较研究方法,注重探讨“作家巴金”与“译家巴金”的互证关系,继而抽丝剥茧般呈现出西方文学之于巴金从文学审美到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对于今日中外文学关系、文化互鉴的研究,仍不无启示。
发言人:陈映锦(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题目:《俄罗斯汉学家瓦西里耶夫的中国佛教研究》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陈映锦老师探讨了俄罗斯汉学家瓦西里耶夫的中国佛教研究。陈老师以瓦西里耶夫对中国佛教研究的成果为线索,考察其研究特色及对欧美学术界的影响。陈老师指出,系统性的俄罗斯汉学研究起源于第九届东正教团,在第十二届东正教北京传教团(1840—1856)中,瓦西里耶夫对佛教经典、儒佛道的三教关系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他为俄罗斯的中国佛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瓦西里耶夫是首位西方世界利用汉语文献系统研究中国佛教的伟大汉学家。
发言人:陈顺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题目:《西方汉学研究范式转移视域下的杜希德》
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的陈顺先博士的发言题目为《西方汉学研究范式转移视域下的杜希德》。陈博士将英国著名汉学家杜希德的学术生命置于20世纪西方汉学研究范式转移的背景之下来重新审视,指出杜希德早年接受典型的欧洲学院派汉学的学术训练,正值西方汉学转型的时代,他对此有着清晰的感知和高度的自觉,积极推动传统汉学向新的中国研究/中国学转型。而在战后西方汉学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随着一般意义上的“汉学家”概念逐渐淡出,杜希德警示学界应该尽力抗衡专业过度细分所造成的壁垒,始终将系统地认识中国文化的整体悬为致力的目标。这正是贯穿杜氏毕生学术理念的真正内核,也在他主持编辑的多种学术刊物和丛书中得到充分彰显。
发言人:王紫薇(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试论普鸣的早期中国“连续性”研究》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的王紫薇博士基于美国汉学家普鸣(Michael Puett)的早期中国研究相关论著,分析其对早期中国“连续性”(continuity)的研究,并探讨其研究对西方理论的反思及对汉学研究的启示。王博士指出普鸣运用注重形成过程的历史性视角,结合中西面对同一张力的不同反应的比较方法进行早期中国研究,启示中国研究者以宏大的视野关注主流之外的声音,注重结构的形成。普鸣的汉学研究方法融合了人类学的自我反思性,力图正视中国材料及中国理论,对西方中心主义和现代性进行反思,但普鸣的研究仍存在西方学者思维与中国古典文本的隔膜,其对中国材料的解读亦存在特定术语及核心概念含义混杂、运用材料有限及不当等缺憾。
发言人:罗嘉欣(香港浸会大学)
题目:《比较葛浩文与平石淑子〈萧红传〉的异同之处》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罗嘉欣同学将葛浩文与平石淑子的《萧红传》进行比较,梳理两版《萧红传》的叙事结构的相似性,分析二位学者选材、研究方法的差异如何影响其萧红形象的构成以及作品评价。罗同学指出,两者均从生平和作品研究两方面作为切入点,以学术研究的角度为萧红立传,较少掺杂私交情感。葛浩文主要从萧红的个人主观论述及结合他人的印象回忆去完成萧红的生平研究,平石淑子则运用反映地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文献材料,考证萧红所处的客观条件来探知其生平经历。因此,二人对萧红形象和作品理解的分析也略有出入,但都看重萧红作品中所传递的萧红的情感精神世界。
发言人:张露盈(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文化过滤与汉学家浦安迪笔下诸葛亮形象的变异》
西南交通大学张露盈同学分析了汉学家浦安迪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对诸葛亮的形象建构,并从文化过滤的视角探索了诸葛亮形象在浦安迪笔下变异的原因。张同学指出,当中国的史籍以及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后,西方学者基于异质文化背景以及文化过滤的影响,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在美国汉学家浦安迪的笔下,诸葛亮被解读成一位傲慢自大、虚伪诡诈,玩弄心术、操控他人来达到自己个人目的的人物。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王鹏飞(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西方文学审美传统与英国汉学家美魏茶对诸葛亮形象的悲剧解读》
在论坛的下半场,西南交通大学王鹏飞教授探讨了美魏茶对诸葛亮的悲剧形象建构,并从西方文学的悲剧审美传统探索了其原因。王教授指出,诸葛亮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已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当中国的史籍以及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后,西方学者基于异质文化背景及西方文学审美传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在汉学家美魏茶的笔下,诸葛亮成为了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物。
发言人:杨琳(南开大学)
题目:《意大利汉学家贾忆华一家三代对促进中意文化交流的作用研究》
南开大学杨琳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意大利汉学家贾忆华一家三代对促进中意文化交流的作用研究》,通过对意大利汉学家贾忆华及其父亲与祖父的生平梳理与总结,阐明贾忆华一家在不同时期对促进中意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
发言人:刘亚斌(浙江外国语学院)
题目:《汉字意象与诗人庞德的意象诗学》
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刘亚斌副教授以汉字意象与诗人庞德的意象诗学为研究对象。刘亚斌老师指出,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在构建其诗学理论时,侧重于语言的联想义,认为有形文、音文和辞文等三种意义赋予方式及其相应的诗歌类型,形文的代表便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古典诗歌,呈现事物的视觉想象,倡导密集、强度和旋涡能量的美学观念。庞德的意象诗学强调现代理性精神的建构和爆发力,汉字意象在诗歌现代转型过程表现其跨文化功用,在中西文化互鉴中体现其诗学创造的价值。
发言人:李丹(山东建筑大学)
题目:《弗朗索瓦·于连的〈易经〉哲学观》
山东建筑大学李丹老师以《弗朗索瓦·于连的〈易经〉哲学观》为题进行发言。李丹老师指出,在国际汉学领域中,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s Jullien)因其双重身份显得十分特殊。他既是汉学家,也是哲学家。在西方哲学陷入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下,他提出绕道中国,反思希腊的新策略。于连将中国视为“哲学工具”,将汉学视为“反思方法”,以打通中西文论的态势呈现出西方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扮演着“中学西传”的纽带。这一方法论极具创新性。于连通过对卦象、卦爻辞的解读,试图将《易经》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置于西方哲学反思的领域,重启欧洲思维的活力。
发言人:朱伟芳(上海外国语大学)
题目:《美国汉学家雷勤风的中国文化译介历程》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朱伟芳博士后对美国汉学家雷勤风的中国文化译介历程展开研究。朱老师指出雷勤风的主要研究和翻译活动均围绕中国的“笑文化”展开,他通过挖掘和还原中国人民的风趣和幽默,以期消除长久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人沉默呆板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他在汉学研究与翻译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从无声电影时代的中国喜剧片入手,对中国早期华语电影的艺术价值进行翻译和研究,为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研究拓展了视野;二是为中国书写新笑史,深入挖掘中国人的幽默演变历程,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提供了新路径;三是在研究“笑文化”的过程中,陆续向西方译介了如明代文学作品《骗经》、滑稽怪才徐卓呆和幽默大师钱锺书的文学作品等,为我国近现代文学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言人:姜国会(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的中国文学翻译述略》
西南交通大学西外国语学院姜国会博士对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的中国文学翻译进行概述,对梅维恒英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各英译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分析梅维恒的中国文学翻译特点,最后结合当前国内梅维恒翻译研究现状,对未来梅维恒翻译研究进行展望。
发言人:房佳林(黑龙江大学)
题目:《汉匈之战:列夫·古米廖夫与中国传统视角对比》
来自黑龙江大学的房佳林博士以《汉匈之战:列夫·古米廖夫与中国传统视角对比》为题进行了分享报告。房博士探索汉匈之战的历史叙述,精选传统中国史书与列夫·古米廖夫的观点进行对比。从匈奴性质、战争原因、兵力配置、战果及其差异五大维度刻画双方观点的差异。房博士指出,这种视角反映了历史叙述背后的多重影响:传统史学被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所塑造,而现代学者则倾向于多角度和客观的分析。此研究揭示了历史背后的丰富复杂性,也展现了多种视角所能揭示的独特见解,对了解汉匈关系提供了深度洞察。
发言人:佟姗珊(上海师范大学)
题目:《都市空间与小说叙事:胡志德的〈歇浦潮〉研究》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佟姗珊同学对美国汉学家胡志德的《歇浦潮》进行研究。佟姗珊同学指出,美国汉学家胡志德的专著Bring the World Home: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China中关注到了以吴趼人、曾朴、朱瘦菊为代表的晚清小说的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和都市环境等方面以及其所反映出的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情况。在小说叙事方面,《歇浦潮》以断续的片段实现文本的扩张,更为全面地展现了上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言人:李莉(扬州大学)
题目:马礼逊的区域化中文教学实践——以广州商馆教学为例
来自扬州大学的李莉同学以广州商馆教学为例对马礼逊的区域化中文教学实践展开研究。李莉同学指出,马礼逊在中文教学方面经验丰富,其教学对象主要以英语为母语,马礼逊也因此编写多部具有区域化特征的中文教材,还在教材中融入了诸多广州方言和区域文化因素的内容,并结合英语的特点及学习者的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当今的区域化教学理念具有一致性,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化教学实践和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结
主旨发言结束后,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亚斌、山西大学副教授冀爱莲分别评议。刘亚斌副教授从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等角度对上半场的发言嘉宾进行评议,并对各位嘉宾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下半场发言结束后冀爱莲副教授指出,各位嘉宾的发言涉及多个国家,充分体现出汉学研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整体。在研究汉学家个案时要打破国别的壁垒。
本场分论坛为“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嘉宾发言涉及文学、美学、哲学、佛教研究等多个领域,是汉学研究多学科交叉、多领域回响、多角度建构的生动体现。最后,本场论坛在各位老师和学生的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