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不偏重追求艺术性并不等于自甘堕落,不是每一个人都看得懂伯格曼和费里尼,脚踏实地地发挥匠人精神,把普通的题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讲好一个故事,精心地塑造人物,真诚地袒露情怀,才是对观众的负责,也是对行业的负责。
印度电影属于我们很少主动关注的那一类,但每一次引进都是爆款。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滴个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其实这些口碑爆棚的印度电影所关注的题材,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陌生”就是“没劲”:各执一词的高等教育问题已经说得不厌其烦,盘根错节的宗教信仰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关系,而就算是在万众瞩目的奥运赛场上,你会去完整地观看一场摔跤比赛吗?但是,奇怪的是,围绕这些主题展开的电影,为什么每一次都能让你感动到泪流满面,还拍手叫好?印度电影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它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又带来哪些启示?
在世界影坛范围内,印度电影一直是一个十分另类的存在。三大国际电影节上已经十几年看不见印度电影的踪迹,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虽然讲述的是地道的印度故事,却是一部标准的英国电影。印度电影仿佛从来不追求理念和技术上的提升与创新,甚至刻意躲避深刻。繁多的电影流派和新型电影理念似乎都在印度站不住脚,他们固执地坚守着“歌舞+类型”的貌似陈旧的套路,年复一年地生产着给自己看的电影。按说秉承着“抱残守缺”的观念拍出来的电影应该没人看才对,但事实却是如此吊诡,《摔跤吧,爸爸》不仅不断刷新着本土电影票房影史纪录,而且在海外尤其是中国一路蹿红,口碑与票房轻松实现了让我们的电影人艳羡不已的双赢。
影片讲述了阿米尔·汗扮演的父亲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完成其未实现的金牌梦,让印度摔跤项目在国际赛场上折桂。然而天不遂人愿,他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固执的老头并没有放弃,他开始训练女儿练习摔跤,这在性别观念极度落后的印度简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决定,然而,事情却朝着与大众常识认知的相反方向走去。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人物塑造,该片都采用了极简的方式处理,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力量直抵人心,让影片产生出一种奇特的魅力。
其实,体育类题材本就不讨巧,选取摔跤这样的项目更是不被市场看好。如果是在中国,这样的选题恐怕根本就不会纳入制片方、院线方的视野。但是,该片却给中国的从业者上了一课,它的成功说明一切远离电影本体的讨论都不过是缘木求鱼,永远说不到点子上。题材并不是一部电影的胜负手,怎样操作才是关键。好莱坞在体育题材的处理上有着先进的经验,对比一下该片与奥斯卡经典电影《百万美元宝贝》,我们就能看出好莱坞和宝莱坞在题材操作上的取舍。美国人在一部体育题材电影里包裹了那么多人性的隐秘与幽微,同样是流泪,那一次是关于伤痛的共情,而这一次却是无比简单的愉悦与激动,影片观至结尾处,那感觉好像不是印度而是中国队拿了金牌。由此看出,一部电影不偏重追求艺术性并不等于自甘堕落,真诚也许是另一个答案。艺术与通俗,两个方向殊途同归,都能走到好电影的路线上来。不是每一个人都看得懂伯格曼和费里尼,脚踏实地地发挥匠人精神,把普通的题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讲好一个故事,精心地塑造人物,真诚地袒露情怀,才是对观众的负责,也是对行业的负责。中国的电影观众是温和而且包容的,就算他们不喜欢沉重与深刻,也不一定要用矫揉造作的二手情感和电闪雷鸣的大特效让他们为拙劣而投机的电影制作买单。在女儿吉塔把父亲摔倒的那场戏里,我相信每一名在场观众都会在细节中有所触动,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和面对父辈老去这个不可逆的现实?每个人都会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印度的总人口数与中国不相上下,年观影人数也在伯仲之间,只是由于低廉的票价,才在票房规模上落后于我们。然而,我们发现,中印两国对于电影产业的认知却相去甚远。就拿造星来说,我们的明星除了长得越来越漂亮,年龄结构越来越轻之外,在演技上的门槛却是越来越低,但其身价反而水涨船高,一张靠粉丝众筹出来的明星脸动辄过亿。再来看看印度当红的三大明星,即阿米尔·汗、沙鲁克·汗和萨尔曼·汗,三个人的长相放到中国来恐怕连片约都拿不到。但是他们的演技却有目共睹,原因其实无外乎对于表演的认真二字。据说阿米尔·汗为了拍摄本片,先是增重又是减脂,前后增减50多斤,为了让摔跤的场面更加专业和真实,他和另外几名小演员经过了9个多月的专业训练,其敬业与努力的精神让人钦佩,而影片的最终呈现也做到了让最不喜欢摔跤的观众同样领略到竞技体育的魅力。反观我们这边的年轻一线明星们,不要说真刀真枪地拍电影,连真人秀节目都要找替身完成,理由是怕受伤。这样的现状让人很是担心,因为长此以往最终受伤的恐怕不是他们而是整个国家的电影行业。
虽然印度电影大多是令人愉悦的合家欢,但却不是无脑的傻白甜,对于社会问题的冷静思考与锐利反诘从来不曾缺席。《摔跤吧,爸爸》在催人奋进的励志主题里仍旧棱角分明地夹带着对于男权主义拳拳到肉的讽刺。村民们对于女孩学习摔跤的讥笑,体育局小官僚对于女子项目刻意的忽视,都被拿来做了笑料。社会问题积重难返,电影里的讽刺也许没有能力在现实中发挥实际作用,但并不因为没用就不做或者不敢做。如若电影放弃了记录时代,而是一味选择附庸,它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消极的虚无主义,这既疏离了观众的情感,也降低了自己的格调。
真诚的创作态度、向上的敬业精神以及坚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印度电影一直以来坚守的东西,也是我们从那些优秀的、浅显易懂的印度电影中直观感受到的。从《流浪者》《大篷车》到今天的《摔跤吧,爸爸》,印度电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多年来一脉相承,甚至连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也没有多少改变。与之相比,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从现实主义到魔幻大片,从去类型的艺术处理到反类型叙事,我们把河里的石头摸了个遍,却好像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和可以持续发展的方向。其实,停下来看一看,别人坚守的也许正是我们丢弃的,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电影与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之间关系的问题。
当然,宝莱坞远未达到世界标杆的水准,我们的电影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印度宝莱坞年产2000多部电影,不可能每部都像《摔跤吧!爸爸》,能拿得出手的不过是吉光片羽的优中之选,大部分还是生产线上出来的从众的电影商品。但是,站在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高度上看,好电影绝对不是靠烂片堆出来的。优秀作品不可能拍着拍着就自己长出来,离不开不断修正观念的勇气和敢于实践的担当,否则无休止的低效重复只能把整个电影行业拖垮。认清好电影的生产规律,严肃实践,认真创作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然如果每年生产2000部电影,一部好片都没有,那就尴尬了。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