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是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表达。“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了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升软实力就要发挥本国文化优势,通过改进传播语言,改善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内容,增强学术话语权,开展有效的学术推广,才能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翻译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平等对话,成为目前翻译和跨文化传播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建好传播平台 传播好中国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语境下,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跨文化传播的学科内涵不仅指向语言接触、语言历史、语言发展、语言传播、语言接受、言语调节、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内容,也密切关注文化与传播过程整合、文化差异解释、文化互动认同、信息内容生产。跨文化传播既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群体、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阐释和理解,也涉及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差异、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文化的延续和变迁、民族文化自立与发展等诸多议题。跨文化传播借助翻译活动不断放大其力量,在传播话语与传播内容等方面力求对象化和精准化。
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好故事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和说服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人才培养出现的要么精传播而疏语言要么通语言而拙传播的现状。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也是跨文化传播的最佳手段,故事化叙事的关键就是要打造多重叙事语境。将受众置于特定的话语语境中,使其完成意义的复合式认同。在国际学术话语权竞争激烈的时代,既要有讲中国学术学理的意识,更要具备讲好中国学术故事的能力和技巧。
能讲故事和会讲故事有着本质的区别。能讲故事是话语传播的基本能力,会讲故事则是话语传播的基本技巧。我们在开展跨文化传播时,采用国际通行的故事化、人情味的表达方式,面向外国民众和国际组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故事可以融“理”于“情”,将“要讲”的传播模式与“要听”的传播模式结合起来,才能使受众浸润在文化传播的氛围中。国际学术话语权要建立在学术自律和学术自信的基础上。因为学术话语的国际对话,更要关注话语修辞的加工、话语逻辑的处理以及话语结构的组合,学界要充分利用好国际共用知识传播平台,不仅使学术话语“传得出”、“传得广”和“传得深”,还要努力使受众“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构建国际学术话语权,学者的成果通常要经由优质翻译才能“走出去”;与国外具有高水平的高等院校、传媒机构和出版机构开展高效互动才能“走进去”。
建好内容平台 传播好中国声音
鉴于各国各民族间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语言体系、不同的学术传统等因素,尤其是传播话语的隔阂、传播措辞的陌生,跨文化传播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话语样式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优秀的学术成果要“走出去”,网络时代的传播内容要创新,就不可避免地要借力于网络传播技术。网络传播技术构建的跨文化传播平台使得原本抽象的传播内容愈来愈具象化、形象化和平民化。遥远的他乡在网络的驱动下超越了时空裂隙,既拉近了人们的物理距离,也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超文本、超链接、多媒体、多模态、虚拟仿真等技术均助力于跨文化传播活动,以几何倍数加速了传播内容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听觉偏倚视觉,由扁平走向立体,由抽象转为具象。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要重视“阳春白雪”的学术探究与交流,也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学地诠释传统文化。
要实现学术话语权的国际化,必然要学习国际学术规范,了解国际学术范式,避免空洞的学术说教和简单的概念诠释。目前,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研究主要局限于学术领域,缺少对中国典籍的通俗化诠释与翻译。跨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往往具有单一化、扁平化和同质化倾向,制约了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对这样的现状,研究工作者、跨文化传播工作者和翻译者应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生产传播内容、加工文化成果,使国外受众听到、看到、感受到中国学术的魅力。学术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做到文化内容对外传播的“入耳”、“入脑”、“入心”。丰富的文化编码智慧有利于开发出一整套识别性强、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既要作用于受众的眼球更要作用于其心灵。通过新型的学术编码和新的阐释方式,将语言转化为对方能够理解并产生认同的话语表达方式,使其作用于对方的情感领域,通过情感认同顺畅过渡到理性认同。
搭好翻译平台 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保持高度的语言文化敏感性,顾及不周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对‘一带一路’的误读,进而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同理,建设“翻译国家队”亦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翻译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或概念的转换,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活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有机构成,是增强文化传播力的有力推手和文化增值的放大器。在现代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翻译不仅是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是“跨文化跨世纪跨时空的智慧之门”。在翻译与网络传输技术、语料库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文字输入技术不断联姻的今天,跨文化传播与文化翻译的互动成为构建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力量。一度“隐身”在文化传播活动幕后的翻译活动,业已变身为中国学术“走出去”的生力军和“文化符号”的重要加工与生产者。
要传播好中国文化,就需要翻译者在谙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易于理解的言语表述,润物无声地传播好中国学术文化,进而实现国外学界对中国学术的认知、认可乃至认同。国内外不同的话语体系更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厚重的文化积累、娴熟的翻译技巧做好翻译传播工作。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融通中外学术文化,进而在国际传播中提高中国学术话语地位,朴实而巧妙、真实而艺术地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学术理念、加强学术沟通、增进文化认同。在翻译实践中,要特别重视翻译的职业化、专业化、正规化教育。优质的翻译成果可以使国外受众身临其境,“听到”、“看到”、“嗅到”或“触摸到”中国文化。优秀的跨文化翻译传播人才应克服“两种障碍”: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和跨语言传播中的文化障碍;具备“精外语、懂网络、晓文化、会传播”能力,方可“讲好中国故事”。
跨文化传播是以语言为工具从广延走向纵深发展的开放的文化平台,是适应当前形势、多维立体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应以开放的视野和现代学术的眼光,构建新的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挖掘国内外受众喜爱的传播内容,探索培养高级跨文化传播人才和翻译人才的路径与模式。面对新的文化传播形势,只有深入了解受众国的语言特征、文化历史、社会与政治制度状态、信息种类和信息发出者意图,努力掌握最新的国际话语表达方式,学好“国际普通话”,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夺受众和传播市场。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