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庙是祭祀屈原的场所,它广泛分布于屈原生前活动的地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屈原精神民间传承最直接的物质载体。
屈原庙修建时间最早可上溯至“秦末”
从时间角度看,现有文献提及的最早的屈原纪念建筑是湖南常德“招屈亭”。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记载,楚霸王项羽曾在“招屈亭”前弑楚义帝:“项羽遣英布弑义帝,武陵人哭于招屈亭下。高祖闻而义之,号其郡为义陵。”这里提到故楚地的武陵人在“招屈亭”下哭悼楚国最后的“王”,可见,其建筑历史可上溯到汉高祖之前,也就是秦末。
有明确文字记载可查的最早的“屈原庙”位于汨罗、鲁山两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昔贾谊、史迁皆尝径此,弭檝江波,投吊于渊。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南太守程坚碑寄在原庙。”
河南南阳市鲁山县屈原岗汉代以前亦有屈原庙,今天遗址犹存。此外,文献明确记载,汉代所建屈原庙有长沙王子拾所建瑞州府(今江西省高安市)“三闾大夫庙”, 江西省高安三闾大夫庙建于元鼎二年(前115年)左右,今不存。
今秭归屈原庙为唐代所建,乃元和年间王茂元所建秭归“三闾大夫祠”。
屈屈原庙集中分布于洞庭湖、鄱阳湖流域
屈原生前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汉水、洞庭湖、鄱阳湖流域,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及四川东部。今日,大部分祭祀屈原庙(祠)、屈原主题公园、屈原遗迹都分布在这些地域。
湖南现有屈原庙祠等纪念遗址:汨罗市屈子祠(楚人始建)、汨罗市屈原塔(清以前建)、汨罗市玉笥山三闾宅(唐宪宗以前建)、汨罗江边屈原墓(唐中叶以前建)、岳阳县新墙镇“三闾庙”(清以前建)、岳阳市岳阳楼区太平寺(屈原宅)(宋以前建)、常徳市武陵区三闾大夫祠和招屈亭(秦末既建)、常德武陵区“四贤祠”(清乾隆以前建)、常德市澧县“三贤祠”(清嘉庆己卯年建)、常德市汉寿县沧溪寺(清以前建)、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昭灵祠”遗址(宋嘉定前建)、怀化洪江市“三闾祠”“三忠祠”(清以前建)、怀化市溆浦县涉江楼、怀屈楼、橘颂亭(1997年建)、溆浦县江口镇老街屈原庙 (建筑时间不确定)、益阳市桃江县“五贤祠”(元代建)“凤凰庙”(清道光前建)、长沙市岳麓区“贾屈祠(贾谊故宅)”(明万历八年建)、长沙岳麓书院屈子祠(清嘉庆元年始建,2006年重建)、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泸溪县“涉江楼”(2010年建) 等。
湖北地域内现存屈原祠有:秭归屈原宅(魏晋前)、秭归乐平里“楚大夫屈原故里”碑(清光绪十二年立)、秭归乐平里“屈原庙”(1980年迁建) 、 屈原故里 “女嬃庙”( 唐元和中始立,20世纪70年代毁坏)、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牌坊”(1983年建)、秭归县凤凰山“屈原祠”(唐代始建、2010年迁建)、秭归新滩镇小青滩“屈大夫庙(江渎庙)”(北宋建庙、明嘉靖十六年屈原配享)、秭归县凤凰山屈原墓 (清道光七年建、2010迁建)、秭归县屈沱“独醒亭” (南宋以前建)、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屈氏祠堂”(清代修建)、兴山县“独清亭”(宋以前建)、兴山县北“楚三闾大夫屈原故宅”碑(清光绪十年立)、宜昌市西陵区“三闾大夫屈原”塑像(1988年前建)、咸宁市通山县通津桥“三闾大夫祠”(清代以前建)、鄂州市“三闾大夫祠”(清以前建)、鄂州市“望楚亭”(明代始建,1980年原址重建)、武汉东湖听涛区“行吟阁”屈原纪念馆 (1995年建)、荆州市“江渎宫(屈原配享)”(南宋建炎、绍兴间建)、荆州市监利县城西北黄歇口镇“濯缨台”(宋以前建)、监利县红城乡荒湖毫口区“三闾寺”( 东汉建,2000年后重建) 、监利县白螺镇屈原涉江处“望郢亭”(年代无考)等。
此外,河南南阳市西峡县“屈原岗”碑(清宣统三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屈原庙”(167年前建);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屈平祠”(宋仁宗景祐元年前后建)、合肥市屈原祠(宋哲宗朝重建)、池州市东至县“民间屈原纪念馆”( 2001年建),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三闾大夫庙(前117年建)、樟树市屈原庙(唐代建)、武宁县昭灵祠(唐代以前建)、鄱阳县屈原庙(清代以前建)、吉安市永丰县三闾庙(清代以前建)、景德镇“忠洁侯庙”(宋元丰六年前后建);江苏省:泰州兴化市“三闾遗庙”( 唐代开元年间建)、扬州三闾大夫庙祠(宋绍熙元年前后建);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北寺公园“唐山屈原纪念馆”(2015年建成);重庆市:忠县“屈原塔”(汉代建)、忠县“屈原碑”(宋以前建);四川省:广安岳池县齐福乡莲花屋基村“三闾遗风”匾额(清代立)、绵阳市三台县“名世堂”(宋以前建);福建省:漳浦市佛昙镇屈原岛“忠烈亭”(2005年建)、厦门金山区“微型屈子文化园”(2009年建);台湾:彰化宝部里屈家村“泰和宫”(1963 年建)、洲美北投“屈原宫”(明末建)、台南水仙宫(1703年建)等。
跨越两千多年、大半个中国,屈原庙的时空分布反映了民间对屈原精神的广泛推崇与认同。这些庙祠遗迹曾为后人凭吊屈原的精神圣地,文人墨客争相提笔作诗,缅怀屈原、传承屈原精神。
庙记对屈原“忠”、“清”精神的讴歌
每处庙宇修建和复修时所作庙记,阐释着不同时代、地域的人对屈原精神的理解。
汨罗现存最早的庙记为唐蒋防《汨罗庙记》:赞屈子大忠。此文以倡导君臣至理为主线,赞美三代及唐代的君明臣忠,惋惜范蠡、鲁连及屈原等人不遇明君。称屈原为“大忠者”:“三闾者,以大忠而揭大文,沉吟楚泽,哀郁自赞,爰兴衰贬,六经同风。”意思是说,屈原抱天地之正气,忠君忧国不顾性命而有贤能,其诗文中反复强调自爱,讽谏君王,与儒家经典“六经”义理相同,是贤臣的楷模。
秭归现存最早的庙记,唐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先生义特百夫,文雄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庙记突出强调了屈原忠君忧国和清醒浊世这两种品行,认为屈原精神之“忠”、“清”是对世俗和官场社会最好的激励和鞭挞。这是王茂元建祠的主要意图,他在铭文中说:“耸忠来者,载陈清酤。乞灵臧事,非愚所取。”建立三闾大夫祠,是为了让后来之人对国对君忠诚如屈原,对己能清洁自爱。至于祈求神灵护佑的迷信则非建祠的目的。
此后历代庙记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突出屈原“忠”、“清”之精神。例如,后梁萧振《楚三闾大夫昭灵侯庙记》赞屈原“怀忠履洁,忧国爱君”;元刘行荣《重建忠洁(应为“节”)清烈公庙记》思“大夫之忠”馨诸金石;明戴嘉猷《重修汨罗庙记》赞屈原“忠洁清烈”之高风;清王景阳《重修屈公祠记》赞屈原“忠义之气,日在人心,历千万年而不泯”、“励世磨俗,令人过庙思敬”。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20期,据作者著作《屈原庙史料通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6)等稍有增订。)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