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中土经典互译与文明互鉴,深入探讨土耳其汉学与中国学研究的新趋势、新范式、新成果,推动两国开展更多文化交流合作,1月19日上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世界汉学中心、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中土文明对话暨2024年首讲“世界汉学讲坛”顺利举办,学术主题为中土经典互译与文明互鉴。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张成霞,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徐宝锋,红猫出版社创始人、总裁哈鲁克·海普康(Cevdet Haluk Hepkon),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伊斯坦布尔大学中文系教授阿尤布·撒勒塔史(Eyüp Sarıtaş),红猫出版社中国事务负责人、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专家卡密尔·埃尔道度(Halil Kamil Erdoğdu),安卡拉哈之巴以拉姆大学教授吉来(Giray Fidan)共同为红猫中国选题中心、中土文明对话中心揭牌。世界汉学中心责任专家孙建华主持揭牌仪式。
哈鲁克·海普康(Cevdet Haluk Hepkon)总裁向世界汉学中心赠书。
吉来(Giray Fidan)教授向世界汉学中心赠书。
徐宝锋教授在讲坛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土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双边互动,更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深层次对话。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而中土之间的文化交流正是此倡议的生动实践。期待通过经典互译和深入对话,中土两国能互相学习、彼此启迪,在多个领域汲取宝贵经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2023年。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正式成立,欧亚地区首个汉学之家在伊斯坦布尔正式挂牌启用。未来希望红猫中国选题中心和中土文明对话中心的成立能为中土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推动两国文明互鉴迈向新高度。
哈鲁克·海普康(Cevdet Haluk Hepkon)总裁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土两国作为国际重要力量的友好关系与民心相通的必要性。他高度赞扬了世界汉学中心在推动双方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启动的多个翻译项目以及在伊斯坦布尔成功建立的土耳其汉学之家和在青岛设立的红猫中国选题中心,这些举措都为中土关系的长远和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旨演讲
阿尤布(Eyüp Sarıtaş)教授深情地追忆了自己多年前在中国度过的求学岁月,他深刻指出,自己专注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研究多年,在近年来对汉学历史及当代中国历史的深入探索中,发现大量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著作均受西方影响显著,作为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亲身实践并构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他进一步强调,在研究中国的过程中,应采用独特而系统的方法论,并要避免盲目跟从西方的研究范式。他指出:若不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就无法真正洞察东方的精髓。他强调了土耳其与中国之间历史悠久的友好关系,并期望未来土耳其汉学家能与中国同行开展更为紧密和实质性的合作研究。
卡密尔·埃尔道度(Halil Kamil Erdoğdu) 先生深入探讨了汉语在土耳其学多元维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他援引了土耳其与中国数世纪的地理与文化交融史,阐明这种交融如何催生出语言上的共通性,并在古代土耳其历史的研究中赋予了汉语不可替代的地位。卡密尔引用了土耳其国父对汉学重视的历史先例,强调当代土耳其学者若欲追求研究的全面性与深度,熟练掌握汉语实乃必备之技能。他展望了土耳其与中国在文化和经济层面合作的广阔前景,认为加强两国语言文化教育具有必要性。
吉来(Giray Fidan)教授回顾了自己过去十年间在翻译中国古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领域的辛勤耕耘与丰硕成果。他表示,这十年对他而言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他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学经典介绍给土耳其读者,帮助土耳其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在翻译过程中,他不断追求准确传达原作的精神内涵和语言风格,同时考虑到土耳其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好。最后,吉来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期待,他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中土文化交流事业,为促进中土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土文明对话暨“世界汉学讲坛”2024年首讲活动,聚焦“中土经典互译与文明互鉴”主题,为两国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对话平台,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的合作方向,共同为推动中土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14